達一中高2011級“二診”文綜綜合(政治科)
試卷分析報告
高2011級政治教研組 陳 華
一、試題的總體評價。
本次“二診”與“一診”相比,仍然堅持以人為本,時刻貫徹科學發展觀。做到將基礎知識落實到位,覆蓋較完整的教材知識體系,對教材知識原理的理解和運用充分,比較符合學生實際。就考查知識體系而言,做到了點、線、面的結合。非常注重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注重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共有三題(選擇題24、26、27題)出現圖表即非文字表述題,以及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考查知識的內在聯系。從時政熱點來說:關心時事政治,關注社會熱點,如: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關注民生、注重社會公平等、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等。同時本試題注重用基礎的理論分析現實鮮活材料,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把握,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如選擇題28和29題的“頂層設計”。所以我認為這份試題是一份貫徹高考大綱,體現時代特征的好試題。
二、試題的內容。
這次“二診”文綜政治學科考試的教材知識內容與“一診”相比,這次考查了高中教材的所有內容:高一經濟學、高二哲學和高三政治學。其中經濟學占了26分——16分(選擇題)+10分(非選擇題)、哲學占了——36分(16分選擇題)+(20分非選擇題)、政治學占了38分——16分(選擇題)+22分(非選擇題)。其中經濟學中主要考查了國家宏觀調控、貨幣政策、社會主義分配原則、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等知識;哲學主要考查了唯物論知識體系、辯證法總特征發展的觀點、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價值觀有關知識;政治學主要是政府職能、黨的領導等。而這次測試中考查的熱點主要有: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黨的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東北亞各國的地區合作等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
三、有關統計數據
全年級平均49.09分,最高分84分。
班級
|
最高分
|
平均分
|
優生率
|
及格率
|
參考人數
|
6
|
84分
|
66.83分
|
2.86%
|
71.43%
|
70
|
7
|
74分
|
52.87分
|
|
30.38%
|
79
|
17
|
82分
|
47.36分
|
1.33%
|
22.67%
|
75
|
18
|
82分
|
43.51分
|
1.41%
|
9.86%
|
71
|
19
|
83分
|
43.41分
|
1.30%
|
14.29%
|
77
|
20
|
77分
|
45.88分
|
|
18.46%
|
65
|
21
|
73分
|
43.78分
|
|
18.60%
|
59
|
22
|
71分
|
41.49分
|
|
10.96%
|
73
|
23
|
73分
|
41.36分
|
|
7.94%
|
63
|
24
|
72分
|
47.30分
|
|
21.05%
|
76
|
30
|
81分
|
58.68分
|
3.08%
|
56.92%
|
65
|
31
|
77分
|
62.34分
|
|
65.45%
|
55
|
四、學生答題情況。
1、基礎知識不扎實,認識不全面,不準確,理解缺乏層次性和系統性,表述答案缺乏準確性和完整性。
2、對現實問題缺乏必要關注,部分考生對實際問題關注不夠,答題時不能理論聯系實際。
3、審題能力差,審題時抓不住知識范圍和角度,運用知識出現錯誤,不善于從設問中分析教材的知識范圍,答題時表述不規范,表述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層次不清楚。
五、典型錯誤。
1、選擇題得分不高,分值一般在28分左右。容易錯誤是25、27、28、31和32題。其中25、27題錯誤率最高。
2、主觀題38(1)題(12分)是一道基礎知識題,考查政治學的國家基本理論知識,學生一般能作答,但不能從理論和實際,從教材和材料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來作答。
3、39(7)題(10分)維護東北亞地區和平的理由——應從必然性和重要性來回答,但許多同學沒有準確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出現經濟和政治意義混淆,政治意義表述不準確。平均分值4——5分。主要的問題是學生不能有效地結合材料來組織答案,說明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4、39(8)題(10分)得分也較低,平均分值4——6分。學生往往只答對其中的一個哲學觀點或表述不準確,說明學生對辯證法聯系觀的知識還不能準確理解和運用,學生調動與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要提高。
六、改進的措施。
1、強化和鞏固基礎知識,在夯實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要進一步落實考點與教材的有機統一,以考點導向,以教材為根據,讓考點回歸教材。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需要一定量的死記硬背,但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應重在理解和應用。當然,鞏固基礎還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和檢測來實現。在練習過程中,作業、檢測的量不宜過大,而宜求精,切忌盲目搞題海戰術,同時,要注意重點講評典型試題,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啟迪學生思維。
2、關注熱點,抓住教材與現實問題結合點。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與社會重熱點問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在完成對教材基礎知識整理后應結合現實問題進行專題訓練,要抓住當前黨和國家關注的,人民群眾關心的,社會影響較大的重要事件和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結合教材所學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3、提高解題能力,學會和掌握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學會破題,準確把握命題者的命題意圖,明確試題的“立意”,找準解答的方向,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就是準確把握試題中心的設問,帶著問題去仔細閱讀題材中所給的材料。在評講試題過程中,不能直接給出答案,必須清楚展示答案的推導過程和生成思路,然后作總結,從而逐步提高考生解題能力,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4、加強答題規范化訓練。一般而言學生答卷不規范的原因主要是習慣差,意識差及能力差,以及心理緊張等因素,受這些因素影響,導致書寫、表達不規范。這就要求必須強化平時訓練,把課后作業,大小考試都作為訓練的手段,長期堅持嚴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