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第一中學校召開思想政治(德育)工作大會
暖風和煦,氣爽風柔,人間最美四月天。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我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4月18日下午2點30分,達州市第一中學校在新校區階梯教室召開了2019年思想政治(德育)工作大會,學校黨委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年級正副主任、全體班主任及政治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思軍同志主持。
(會場一)
會議伊始,優秀班主任代表柏中娟老師、田多勇老師和向峰老師分享了他(她)們的班級德育管理工作。他(她)們從特色創新的活動、班級文化建設,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紹了班級的德育經驗。三位優秀班主任豐富的德育班級管理經驗,創新的班級管理理念讓全體與會者深受啟發。
柏中娟老師分享《活動中起飛,陽光下成長》
(田多勇老師分享《班級文化建設》)
(向峰老師分享《狠抓常規,強化日常管理》)
政教處主任吳小峰同志解讀了《達一中班級目標管理量化考核辦法》和《達州市第一中學校班主任工作規定》相關內容;全面總結了學校實施目標管理量化考核方案以來取得的實效,學校管理變得更加規范有序,學生的常規教育和文明素養有了明顯提高;深刻剖析了目前班級目標管理存在的問題。他要求班主任在常規教育管理、儀容服飾、佩戴校園卡、學生使用手機、學生心理素質等方面要從嚴管理;他特別強調,班級量化考核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不斷完善,再樹學生管理新形象,同譜學生管理新篇章,共創學校德育新篇章。
(政教處主任吳小峰同志發言)
黨委委員、副校長符純兵同志就如何抓好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要正確處理德育與智育的關系;二是要弄清楚德育工作的內容;三要有愛心,對教育摯愛,關心關愛關懷學生。他強調,作為班主任和思政教師,必須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 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求,積極修為,努力將課堂作為發揮自己作用的主要崗位陣地,切實承擔好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
(黨委委員、副校長符純兵同志發言)
黨委委員,副校長鄒小林同志學習了《達一中2019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設的工作方案(草案)》,從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及工作措施,組織形式及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解讀。他指出,高中生所處的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在班級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和思政老師要注意德育與班風和學風建設、個人和國家前途命運相結合,讓學校的德育工作育人、育心,將德育落實到底、落實到地。
(黨委委員、副校長鄒小林同志發言)
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思軍同志的發言,言簡意賅,簡略總結了我校前期德育的工作,明確了后期德育工作的挑戰,號召在全體班主任和思政老師,戒驕戒躁,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要地位,用自己的真心、愛心、熱心去溫暖學生,感化學生,真正實現德育成才的目標。
(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思軍同志主持并發言)
最后,黨委書記、校長顧林同志對德育工作總結性發言。他指出,一要明確培養的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育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筑牢立德樹人的基石。二是關愛生命,作好學生生命的貴人。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關愛學生身心健康,用情鼓勵學生、鞭策學生,引領學生關愛生命,引導學生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三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引領學生健康成長。良好的習慣塑造美好的人生,優秀的習慣造就優秀人才。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作為班主任和思政老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應該是著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培養學生能夠成為21世紀的合格公民。四是知行合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將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來嚴格要求自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知行合一、協同育人,使德育工作開展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寬廣的平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黨委書記、校長顧林同志總結發言)
顧校長強調,要求班主任和思政老師,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以人為本,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以求真、求實、求精的工作作風,深入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場二)
德育是石,敲出希望之火;德育是火,點燃希望之燈;德育是路,引導學生走向燦爛的輝煌!我們一中人一定會把德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用愛作孩子們的燈塔,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相信我校德育工作將呈現新氣象,開啟新篇章,邁向新臺階。
(會場三)
(撰稿:李論,審核:吳小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