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話精彩 文本價值巧落實
——記達州市一中、開江中學高一語文備課組教研同課異構交流活動
為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教法特點,研究熟悉語文課程的不同視角,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在2020年5月13日,我校高一年級九位語文老師來到開江中學,與開江中學高一年級語文組開展了一場生動的“同課異構”的活動。
擔任本次“同課異構”公開研討課的四位教師分別是開江中學的龍德貴、熊兵老師,達州市第一中學的向桓萱、吳懋杰老師。
2020年5月13日上午第三四節課分別由龍德貴和向桓萱老師執教《故都的秋》。下午第一節和第二節由吳懋杰和熊兵老師執教《囚綠記》。
在龍老師的這堂課里,她十分強調行文思路梳理能力,描寫手法鑒賞能力,以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在閱讀鑒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學著用多角度去觀察,多種方法去寫,多種修辭手法去寫作。
向老師這堂課,她很重視學生的寫作練習,以練開始以練結束,首尾呼應,以自己的風度和風格,學養始終吸引著學生。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為了拓展學生視野,她大膽試手,手把手示范,自己嘗試寫作一段優美的文字作為示范,來啟發學生,豐富學生,學生獲得啟發,紛紛動筆仿寫。這就充分體現出了文本給予學生的文本價值。并且向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多次熱情地表揚了開江中學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賞識教育,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課堂氣氛好。
吳老師的這堂課上,她就像溫柔和暖的清風,帶給了學生清新愜意的感受。她課堂教學環環相扣,教學過程流暢,教學ppt制作精美,散得開,收得攏。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綠的象征意義”并且還設計了一則與顏色和景物有關的寫作小練習,使得教學效果落到實處。在課堂上突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核心要求。
熊老師這堂課以導學案的形式為主,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思維拓展,交流、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奪取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在課堂上,學生閱讀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有興趣去閱讀文本。愿意深入去挖掘文本的深刻內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后,兩校相關領導和聽課老師進行了評課。執教教師就教學意圖、設計理念、教學收獲等進行分享。達州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代表周老師和開江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孫成毅老師分別評課。周老師肯定了四位教師在文本價值和教學價值開發方面所做的貢獻。孫老師以“日暈月華總耀眼,桃紅柳綠總絢爛”來肯定四位老師的不同風格。兩位老師都肯定了大家課堂點撥的有效性、針對性。
開江中學教務處主任譚軍老師勉勵大家以《囚綠記》中的“綠"之春華作為教育的起點,以《故都的秋》之"秋實"作為教育的終點,有效引導,突出效果。楊明國副校長、吳應川副校長對達州市第一中學的老師表示熱烈的歡迎。開江中學校長符純兵總結發言,介紹了開江中學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希望兩校以這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兩校的合作交流。
通過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大家普遍認識到同課異構不僅僅是對比,更是交流互補。同課異構不僅能讓教師擁有更多自我鉆研的空間,同時也引發了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做到取長補短,加快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并攜手共創明天的輝煌。
(撰稿人:高一語文組劉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