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展風采 探討交流促提高
為了加強教學管理,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2年4月13日上午,在學校領導及教務處的安排和指導下,初中地理組在朝陽校區錄播室開展了“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新標準”探究課展評活動。本次展評以同課異構方式,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評價標準為準繩,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上午第一節,是王瓊老師執教的《日本》一課。王老師首先播放了一組關于日本吃喝玩樂的小視頻,展現日本豐富的旅游資源,前沿的科技文化,一下子就勾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接著王老師因勢利導,設計了從達州出發到北海道賞櫻花,再到東京逛動漫主題公園,最后到日本的富士山觀光的旅游路線,讓學生做旅游攻略。在創設的情景中開展對日本的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參與性強。將地理課標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后王老師通過一個小視頻將本節課歸納總結,學生在輕快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本課內容。
第二節課是由張遠敏老師帶來的《日本》。張老師從日本動漫圖片導入,引導學生學習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征。由個別知識點到各個知識點的相互聯系,教會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課堂思路清晰,層層深入,不斷強化,培養了學生的地理素養。
第三節課由高銀老師執教的《珠江三角洲》。高老師用“春天的故事”導入,再設問珠三角為什么能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改革開放40年,珠三角地區是怎樣發展經濟的?什么是深圳速度?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開始對珠江三角洲的學習。課堂上高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問促學,讓學生帶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完成本課的學習,教學活動開展有條不紊,充分地培養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節課,是李婷婷老師帶來的《珠江三角洲》。李老師語言流暢自然,課堂設計新穎獨到,讓學生從不同的時代思考珠三角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深入分析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各項優勢條件,強化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精彩紛呈,學生參與性強,受到評委老師們一致好評。
本次地理組同課異構活動中,四位老師在深入研讀教材的基礎上,分別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案。初中部地理教研組長楊曉松老師、市地理名師工作室賈秀芳老師、地理高級教師粟國均老師、初三地理備課組長張功惠老師分別對每個老師的課程都進行了細致的點評,深入分析每堂課的設計思路,展示過程和學習效果。“學無止境,共促成長”,通過本次“同課異構”賽課活動,老師們都從中收獲到了新理念、新思維和新方法。各位老師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將汲取本次賽課的經驗教訓,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認真落實“雙減”政策,努力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